1934年8月,上海市体育场奠基开工。仅仅用了14个月,这座堪称 “远东殆无与匹”的体育场便被交付使用,举办了民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一时喧闹非凡。时任上海市市长吴铁城更是为体育场正名,并亲题“上海市运动场”。
体育场整体呈椭圆形,绕以清水红砖墙,拱形门洞,气势恢宏。它的主体建筑包含运动场、体育馆和游泳池三个部分,由建筑师董大酋主持设计,将中国古典建筑元素糅合进现代体育场馆, 所有技术参数都可傲视当时欧美最先进的体育场。
其中,运动场是江湾体育场的主体,长达1000米的体育场看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以容纳4万个座位,2万个立位。比赛结束后,观众可从34个出入口离开,耗时不到5分钟。大看台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司令台,高20米,共三层,由三座高8米的拱形大门连接而成。各层顶高处放置着6座古铜色大鼎,暗通管道连接锅炉房,实际上起到了烟囱的作用。遥想当年, 远远看袅袅生烟,定是一派鼎盛之像!
焕发全新活力
1937年“八·一三”淞沪事变,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上海市运动场被日本军队占领,用作军火库;1945年抗战结束,国民党军队接手,又把这里当成了军火库;1946年的一次大爆炸,更使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坊间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爆炸引发的烈火冲天,整整烧了七天七夜!”
体育场建筑一朝被毁,带着累累疮疤默默残破了七年,但它却始终坚定着 “体育强国”的振兴梦想,注视着新中国成立后的气象万千。 1953年,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亲自题写“上海市江湾体育场”。在西司令台外墙上被镌刻上新的名字,烁烁其光直至今日。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各类国际、国内赛事在江湾体育场先后成功举办,后来,这里又成为专业运动队和青少年运动队的训练基地。从江湾体育场西大门往北走,有一幢三层楼建筑,这里便是原来老申花的训练基地。 上海申花队在1995年一举夺冠、声名大振之前,范志毅、成耀东、吴承瑛……那时年轻的申花球员们在这里训练、生活了将近10 年。
如今的江湾体育场已被改建为国内首个体育休闲公园,并随着世界顶级极限运动赛事的进驻,成为了 极限运动的新地标。这项年轻、时尚的运动也令饱经沧桑的体育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全新活力。
历经时光流转,江湾体育场仍然散发着无限魅力,它正以满腔热忱迎接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到来!
周边打卡点
五角场
地址:杨浦区邯郸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淞沪路交汇处
五角场全称“江湾五角场”,为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其南部地块为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因于上海市区东北角的邯郸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淞沪路五条发散型大道的交汇处而得名。五角场最初规划自民国时期南京政府为打破上海租界垄断城市中心局面而实行的“大上海计划”。
上海体育学院
地址:杨浦区长海路399号
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校之一。学校秉持“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为己任,承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弘扬体育文化”的光荣使命。
黄兴公园
地址:杨浦区营口路639号
黄兴公园,位于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南端,占地62.4万平方米,分布在国顺东路南北两侧。公园以辛亥革命重要领袖、中华民国开国元勋,陆军上将黄兴的名字命名;东起营口路、西至双阳北路、南临走马塘、北靠国顺东路,占地39.86万平方米。
微旅游路线推荐
江湾体育场——五角场——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黄兴公园——上海体育学院
凝固的体育建筑
流动的体育历史
倾听更多上海体育地标故事
图:《凝·动》、杨浦体育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